比利时使馆旧址(紫金宾馆)

  比利时使馆旧址(紫金宾馆)插图

  简介

  比利时使馆旧址始设于同治五年(1866年)。现存建筑年代不详,其主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立面用砖砌出三个仿阶梯式山墙和由雉碟组成的山花,为英国都铎式风格。

  主楼前是一座大水池,四栋宅邸配楼在主楼前作东西对称布置。

  主楼立面作阶梯式三角山花,是仿欧洲古典风格而建。但比利时使馆建筑上的"阶梯式"山墙已经不同,它纯粹已变成一种人为的装饰,只不过是在怀旧幻想因素驱使下,以旧风格所启发的某些想象而表达出对昔日盛世的依恋之情。

  比利时使馆旧址(紫金宾馆)插图1

  建筑特点

  从总体上讲均属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美流行的折衷主义风格。

  历史沿革

  东交民巷的由来

  东交民巷诞生于13世纪末马可·波罗访华的那个时期。当时,江南的粮食通过大运河运抵元大都,就在这里卸放,这条小巷就被称为江米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条胡同。胡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近3公里,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东交民巷在旧中国时为使馆区。

  比利时使馆旧址(紫金宾馆)插图2

  元朝时,东交民巷和广场西侧的西交民巷是连在一起的一条胡同,名叫“江米巷”。由于当时这条胡同有元代控制漕运米粮进京的税务所和海关,因而成为南粮北运的咽喉要地,因而得名江米巷。元大都时,皇城的东墙外,有一条水路,1292年开凿通惠河连接南北大运河,当时的运粮船直接停泊在城外的船板胡同一带,人们就地卸粮售卖,于是形成了粮食买卖一条街。南人叫糯米,北人叫江米。时间一长人们就干脆叫它江米巷了。北京胡同的名字多很实用,见了名字就知道它的含义。如今人们之所以还留恋北京的老胡同,十有八九和这有关。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北京。从此江米巷就成了城里的一条长街。

  明代时修建棋盘界,将原来的江米巷截断成为东江米巷和西江米巷。在东江米巷设有六部中的礼部以及鸿胪寺和会同馆但主要只接待来自安南、蒙古、朝鲜、缅甸等四个藩属国的使节,因此会同馆又被称作“四夷馆”。到了清代,会同馆改名四译馆,并修改政策只允许外国使节在这里居住四十天。

  比利时使馆旧址(紫金宾馆)插图3

  使馆的诞生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根据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的《天津条约》中相关条款规定1861年3月英国公使正式入住东江米巷的淳亲王府(当时名为梁公府,系康熙皇帝第七子铁帽子醇王允佑的府邸);法国公使正式入住安郡王府(当时名为纯公府,系努尔哈赤之孙安郡王岳乐的府邸);美国公使进驻美国公民DrS.SWilliam位于东江米巷的私宅;而俄国公使则入住清初在这里修建的东正教教堂俄罗斯馆。

  随后各国公使馆均选择东交民巷一带作为馆址,到1900年义和团运动之前这里有法国、日本、美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多国使馆,义和团运动爆发后,这里因为洋人糜集而被作为攻击的重点,曾有童谣念道“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前者指的是位于北京西皇城根的西什库教堂,后者即指东交民巷。1900年义和团运动之后,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东江米巷改名LegationStreet(使馆街),其在中方绘制的地图中则正式更名为东交民巷,成为由各个使馆自行管理的使馆区,清政府在这条街上的衙署,仅保留了吏、户、礼三部和宗人府,其余尽数迁出。随后在这里出现了英国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俄国俄华道胜银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等外资银行,还开办了法国邮局、医院等设施,并出现了大量西式建筑。这块使馆区在辛亥革命后一直保留。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除德国意大利等轴心国外交官移交给国民政府。

  比利时使馆旧址(紫金宾馆)插图4

  新中国后的状况

  1949年以后这里仍被作为使馆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民主德国、匈牙利、缅甸等国的使馆沿用了这里旧有的建筑,直到1959年迁往朝阳门外三里屯的第一使馆区。文化大革命期间,这里由于其历史的特殊性,再次收到冲击,街名被改为“反帝路”,很多西式风格的建筑遭到破坏,1980年代以来,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东交民巷的建筑亦受到冲击,汇丰银行、怡和洋行、俄罗斯馆的旧址因拓宽马路被拆除;德华银行于1992年被拆除;日本使馆旧址被北京市政府占据;街上还兴建了很多高层建筑和现代建筑,整条街的风貌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现今东交民巷是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受到文物部门的保护。

  历史意义编辑

  比利时使馆同英、法、俄、德、意、奥、日、荷使馆一样,是列强挟制与勾结清政府,压迫中国人民,推行对华侵略的大本营。列强侵占北京以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怒。这种愤怒终于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义和团攻打外国使馆和教堂的方式爆发了,与其他使馆不相邻的比利时和奥、意、荷四国使馆首当其冲。义和团在继当年旧历五月二十五日攻克了奥、荷使馆之后,又于二十七日攻克了比利时和意大利两国使馆。后来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合力镇压下惨遭失败。

  比利时使馆旧址(紫金宾馆)插图5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退还了攻占的各国使馆与教堂,将东交民巷地区辟为列强专用的使馆区,用庚子赔款让列强重修再建使馆、教堂。除西班牙外,包括比利时在内的列强十余国均肆意扩大其使馆的地盘,于其内修建兵营,出租地产,建造由洋人经营的银行、邮电、商业行馆。这些带有昔日屈辱印记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建筑保留至今,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同时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物。

相关文章